二次回路中的蓄電池需要做哪些檢測
在電力系統二次回路中,蓄電池作為重要的直流電源,為繼電保護、自動裝置、斷路器操作等提供可靠供電,其性能直接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。因此,需定期對蓄電池進行全面檢測,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外觀檢查
1. 檢查蓄電池殼體有無破裂、變形、滲漏電解液,極柱是否松動、腐蝕或過熱變色(如出現銅綠、氧化層等)。
2. 查看電池間連接條(或電纜)是否緊固,有無燒蝕、斷裂,絕緣護套是否完好。
3. 檢查電池組的標識(如型號、容量、生產日期)是否清晰,與設計參數是否一致。
環境檢查
1. 測量蓄電池室溫度,通常要求保持在 20±5℃(溫度過高會加速電池自放電和極板腐蝕,過低則容量下降)。
2. 檢查環境濕度,一般控制在 40%-70%,避免濕度過高導致設備受潮或過低引發靜電。
3. 確認通風良好,無易燃、易爆氣體積聚,消防設施(如滅火器)是否完好有效。
端電壓檢測
1. 開路電壓:電池組脫離負載靜置 1 小時以上,測量單節電池和總電壓。正常情況下,鉛酸蓄電池單節開路電壓約為 2.0-2.1V(全浮充時約 2.23-2.27V),鎳鎘電池約 1.2V,偏差過大可能表明電池性能異常。
2. 負載電壓:在電池組帶正常負載(如保護裝置、指示燈)時,測量單節及總電壓,觀察是否穩定,有無明顯壓降(壓降過大可能為電池容量不足或內阻過大)。
內阻檢測
使用專用內阻測試儀測量單節電池內阻,對比出廠值或歷史數據。鉛酸蓄電池內阻通常較?。ê翚W級),內阻突然增大可能意味著極板硫化、短路或電解液虧損。
核對性充放電試驗
1. 目的:檢驗電池實際容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(通常為額定容量的 80% 以上)。
2. 方法:先對電池組進行恒流恒壓浮充至滿電,再以 10 小時率(0.1C)電流放電,記錄每小時單節電池電壓,當單節電壓降至終止電壓(鉛酸電池 1.8V,鎳鎘電池 1.0V)時,計算實際放電容量。
3. 周期:一般每年 1 次,新電池投運后第 1 年需做 1 次,之后根據運行情況調整。
大電流放電試驗
模擬斷路器合閘等短時大電流負載(如 5C 電流放電 10 秒),測量放電時的電壓降,驗證電池在沖擊負載下的供電能力,確保斷路器可靠動作。
自放電檢測
電池組滿電后靜置 1 個月,測量開路電壓變化,正常情況下電壓下降應較小(鉛酸電池每月自放電率約 5%-10%),自放電過快可能為電池內部短路或電解液不純。
電解液檢測(針對開口式鉛酸電池)
檢查電解液液位,低于極板上緣時需補充蒸餾水(不可加自來水或電解液,避免濃度異常)。
測量電解液密度(用密度計),正常范圍為 1.21-1.23g/cm3(25℃時),密度過低可能為過放電,過高可能為過充電或水分蒸發。
連接點溫度檢測
用紅外測溫儀測量電池極柱、連接條的溫度,正常應與環境溫度接近,溫度異常升高可能為連接松動(接觸電阻過大),需及時緊固。
1. 短路保護檢測
檢查蓄電池組的熔斷器、空氣開關等保護裝置是否與電池容量匹配(如 100Ah 電池組配 10-15A 熔斷器),模擬短路時保護裝置是否能快速動作,防止電池損壞或火災。
2. 防爆檢測(針對密封式電池)
檢查密封電池的防爆閥是否完好,有無鼓包或破裂,避免內部氣體無法排出導致爆炸風險。
蓄電池檢測需結合外觀、電氣參數、容量及安全性,通過定期數據對比和趨勢分析,及時發現老化、硫化、短路等問題,確保二次回路在電網故障時可靠供電。不同類型電池(如鉛酸、鋰電、鎳鎘)的檢測細節可能略有差異,需參考具體廠家說明書和行業標準(如 DL/T 724-2021《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》)。